This text is replaced by the Flash movie.
首 页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网络报名
  热点公告 | 留学信息 | 信息速递 | UCSI大学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留学信息
 
留学后成为新的求职群体 中国海归力求本土化   
发表时间:2009-1-18 18:20:50
 
 

  

小尹给自己定了找工作的“三不”政策:非跨国大企业不去;年薪低于10万元不去;非市中心工作不去。但在经过几次面试之后,才发现“海归”也不那么吃香了。

  “找到工作了吗?”在日前举行的“2007北京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就业专场招聘会”上,这句话已经成为“海归”同学见面使用率最高的问候。

4.2万人,这是2006年中国留学人员回国人数,比例较上一年上升了两成,“海归”正逐渐成为国内人才市场一个新的求职群体。

  “海归”的就业状态究竟是什么样的?不久前,由慧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2007海归人才现状调查报告》,向公众多多少少展示中国“海归”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现状:6成半左右的企业和“海归”认为“海归”的就业形势一般。

  这是严酷的现实。寻工作不获、或者待遇低落的新“海归”,正越来越多。这些当年的骄子如今正在面临着新的困惑与瓶颈。

  “海归”就业困境

  25岁的小尹,是一名有两年出国留学经历的“海归”。2004年从北京一所重点大学经济学系毕业以后,他放弃了一份已经找好的工作,选择了去英国约克大学攻读管理学的硕士学位。

  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约克大学是英国排名前十位的名校。小尹认为,自己毕业以后,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但是从年初回国以来,他已经在北京和上海找了大半年的工作了,结果令人失望。

  回北京之初,小尹给自己定了找工作的“三不”政策:非跨国大企业不去;年薪低于10万元不去;非市中心工作不去。但在经过几次面试之后,才发现“海归”也不那么吃香了,所以中型企业也开始投简历。

  为了能尽快找到工作,小尹不仅降低了对招聘单位的要求,连工资期待也是一降再降,底线是税后3000元。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为去英国念书,小尹已经花去了30多万元——即使不吃不喝,要将留学花的钱赚回来,也要十几年。

  “这个投入和产出,似乎也太大了点。”小尹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他是山东人,来北京工作,要租房子,还要应付日常生活,月薪3000元,“已经不能再低了”。

  尽管如此,他仍然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对于目前这批“海归”在内地市场上不好找工作的情况,一位世界500强企业驻北京分公司的人事总监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一方面是毕业生本身对工作挑剔,挑三拣四,最后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很普遍;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企业变得很现实,"唯学历论"已经一去不复返,"不唯学历、只唯能力"成了许多企业用人的"真经"”。这位人士坦言,随着企业对待“海归”的观念越来越理性,“海归”必须调整好就业心态。以前,“海归”到企业首先就是要待遇。现在,企业首先需要看到的是“海归”的价值,“海归”能够给企业创造什么样的贡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务实”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共识,这一理念除了体现在用人上注重与国内本土人才“互补”之外,更体现在对海归人才的学历背景、工作经验和技能的要求上。如果更具体一些,就是要求在国外同行业企业中真正从事过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一些低层次的辅助性岗位接触不到国外企业核心的管理理念和技术,这类经验没有多少含金量。而如今不少留学生的海外工作经历恰恰是以辅助性岗位居多。一些“海归”感慨:不少单位门槛越来越高,我们的薪水要求一降再降!工作难找,“皇帝的女儿也愁嫁”正成为“海归”们难以言说的痛。

  “海归”就业应更实际

  翻看近两年的报纸,虽说“海归”变“海待”早已算不上什么新闻了,大多数人一直把原因归结为“海归”们对工作的挑剔。但事实上,越来越多“海待”的出现,也凸显了“海归”竞争力下降的现实。

  洋文凭在职场上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吃香了。与喝过洋墨水的“海归”相比,熟悉国情、有本地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反而“异军突起”,受到市场的青睐。北京可锐职业调研中心对1500人进行的抽样调查发现,2006年,北京自认为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好工作的“海归”只有52%,“海归”回国就业“搁浅”率比上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

  中国人事部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战略研究室主任李维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近年来,国内就业压力加大,海归加速回流和各地的鼓励政策使海归面临的就业竞争更趋激烈。当前待业的海归,要想顺利就业,重点要解决的是适能适位问题。

  就海归如何适应国内人才市场这一问题,李维平分析称,一部分海外留学人才回国遭遇两个不适应,一是在工作、创业中出现“水土不服”现象,感到环境不尽如人意。这并不奇怪。不同国家、区域环境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人在转换环境后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只是这个过程的长短因人而异。

  但他同时指出,留学回国人才自身也有个调适心态的问题,与环境有冲突时,不要怨天尤人,要积极适应环境。其次在工作和创业中,要多学习和了解国内的政策、法律等有关知识。

  “人才什么时候都受欢迎。”有人力资源专家提醒,出国深造要有的放矢。只有那些认清自己的职业方向,有真才实学、国内短缺的“海归”人才才会很快被发掘,得到学以致用、大展宏图的机会。而那些想靠出国“镀金”找到好工作的人,很难经得起人才市场激烈竞争的考验。

马来西亚留学可致电: 0591-88521024, 0591-88521084 详细咨询
QQ:625007601  / 971529086

 

 
  热点新闻
 
UCSI心理学--经典专业推荐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福建分中心考察团评:★★★★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福建分中心主任陈立滨2006年亲临UC...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USM)
UCSI会计和金融--经典专业
UCSI大众传媒--经典专业推
文德学院
UCSI英语强化课程--经典课
UCSI电子电机工程及电子通讯
百万专升本留学基金
思特雅大学的留学优势
UCSI专升本留学项目
 
  推荐新闻
 
·为孩子高考买一份“高
·申请马来西亚院校与高
·解读马来西亚留学安全
·最新2009年高考后
·2009马来西亚留学
·UCSI大学(思特雅
·efwefwef
·我国实施留学人才回归
·留学后成为新的求职群
·规国篇-“高端海归”
·金融危机肆虐 海归回
·展望2009:海归是
·“人肉大搜索”海归紧
·“海归”薪水缩水20
·最新马来西亚UCSI
·马来西亚留学近年为何
·林登学院 Linto
·马来西亚货币贬值,马
·新加坡8所私立学校被
·专升硕,全球承认学历
 
 
公司简介 | 合作机构 | 公司资质 | 业务范围 | 联系方式 | 合作伙伴 | 法律条款 | 隐私保密
地址:福州东大路36号福建人才大厦六层 邮编:350001  电话:(0591)-88521084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业务范围:马来西亚留学/留学马来西亚
Copyright @ 2005 - 2008 www.ZhiTuo.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6027220号 志拓软件研发组 中国电信及北京网通提供网络